战“疫”日记:所有人的坚强,都是柔弱生的茧
时间:2月13日
地点: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
记录人:甘恬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疫情蔓延,举国恐慌,“新冠”荼毒中华大地,病毒蹂躏祖国同胞,接到医院要驰援武汉的通知,我第一时间报名。说不害怕,是假的,因为我不知道我将要去多久,去哪家医院,要面对怎样的未知的风险,我不知道要不要跟爸妈说,也不知道要不要跟男朋友说……
春节期间看到了好多关于武汉疫情的报道,“若有战,召必回”,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日本友人捐赠物质,举行诗词大会:“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世界各国民众也纷纷支持中国抗“疫”。疫病无情,人有情。
我是一名护士,我应该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化身为一名战士,打一场武汉保卫战!心中顿时热血沸腾。真正到了要赴武汉的时候我又犹豫了,我曾希望自己的生活就像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里说的那样“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谁不希望岁月静好呢?可是,疫情当前,必须有人负重前行。而直接参与一线的战役,对自己何尝不是一次心理和意志的考验?人的一生注定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作为中山医的一名医护人员,我有科学的防范,专业的技能,我不能害怕,我将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我没能力惊艳了时光,但是我可以温柔了岁月。
来到抗“疫”一线三天了,我所在的病区收治了50名病人,其中重病45人,危重4人,初来乍到的陌生和紧张忙碌的工作让我每天都要靠安眠药来强迫自己休息。可是队员们的工作热情、领导的细心呵护、微信里同事们的鼓励、病患的理解感染了我,让我找到了工作的意义。记得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有位患者(中年叔叔)可能听出我们的口音了,问:“你们是广东来的吗?”我说:“是啊,我们中山一院的”,然后那个叔叔脸上露出了笑容,说:“谢谢你们啊。”我说:“不用谢,全国人民都非常牵挂你们,希望你们挺过难关。”那个叔叔说:“如果以后我病好了,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去帮助别人”,听着这位中年叔叔的话,一种像阳光的酒浅浅地斟在野花般的酒杯,虽然淡却很醇,虽然清而微暖,命运如同海风,吹着青春的舟飘摇曲折地度过时间的海。所有的恐惧所有的辛劳这一刻都是值得的。
还有一个病人,办理入院手续的时候,我给他说需要留家属的联系方式,如果有事情的时候方便我们跟家属沟通,没想到,他却说“我的家属都被感染,全部都被隔离了,没有家属可以帮我”,眼里都是无助,我听了之后鼻子一酸,眼睛都红了,我安慰他,要相信医生,积极治疗,我们不远千里来到武汉,就是希望能帮助你们早日战胜病魔,让你们和家人早日团聚,他听后冲我不断点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此刻,我必须坚强,才能给病人更多的帮助,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是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让我们的同胞温暖起来。记得《平凡世界》里“我不啼哭,不哀叹,不悔恨,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年少”,这一刻我必须高高的站立起来,成为病患的那片树荫!
出发前同事为我剪发 防护服下自信的我 我们的小分队
整理:李娜